国际儒学联合会简介

  国际儒学联合会(简称“国际儒联”;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Confucian Association,简称“ICA”)是由各国、各地区与儒学有关的学术团体、机构和个人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国际学术文化联合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1994年10月在中国北京正式成立,1995年7月在中国民政部注册登记,永久会址设于中国北京。2018年被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授予特别咨商地位。


  国际儒学联合会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社会组织之一,是各国、各地区儒学团体、儒学学者的联合会,集合了五大洲与儒学及传统文化研究有关的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具有学术性、国际性、民间性、专业性等特点。截至2024年11月,国际儒学联合会拥有882个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覆盖120个国家和地区。


宗旨


  研究、传承儒学及其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推动儒学在世界的传播和实践,开展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服务。


历史沿革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与儒学有关的学术团体,为了弘扬儒学及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共同发起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因中国是孔子和儒学的故乡,各国学者一致同意将本会永久会址设在中国北京。国际儒学联合会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永久会址设在中国的国际学术文化联合组织。


  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一届、第二届会长为谷牧,第三届、第四届会长为叶选平,第五届会长为滕文生,第六届会长先后由刘延东、孙春兰担任。第一届至第六届理事长先后由崔根德(韩国)、唐裕(新加坡)、徐正燉(韩国)、米哈伊尔·季塔连科(俄罗斯)、谢尔盖·卢佳宁(俄罗斯)、福田康夫(日本)担任。


  滕文生、王蒙、戴逸、张岂之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六届荣誉会长。李光耀(新加坡)曾任第一届至第五届荣誉理事长。伊萨姆·沙拉夫(埃及)、唐裕(新加坡)、徐正燉(韩国)、谢尔盖·卢佳宁(俄罗斯)任第六届荣誉理事长。


  在中国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国际儒学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儒联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传承发展儒学及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会员所在国家和地区数由最初的十几个发展到120个。现有团体会员104家,个人会员778名(其中,理事410名,荣誉顾问55名,顾问151名)。


  荣誉顾问、顾问一般由对本会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和知名学者担任。季羡林、冯其庸、李学勤、庞朴、方克立、刘述先、傅熹年、戴逸、饶宗颐、霍英东、李嘉诚、徐展堂、邵逸夫、安子介、叶嘉莹、石川忠久(日本)、狄百瑞(美国)、成中英(美国)等都曾任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牟钟鉴、楼宇烈、袁行霈、杨振宁、刘梦溪、汤恩佳、梁承武(韩国)、陈荣照(新加坡)、杜维明(美国)等为现任荣誉顾问。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国际儒联


  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建设发展始终得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悉心关怀。


  1994年10月,国际儒学联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成立大会时,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每隔五年,国际儒学联合会在纪念孔子诞辰之际均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七届。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贾庆林曾分别出席第一、二届,第三、四届会议的开幕式、会见代表并讲话。


  2014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会见嘉宾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王沪宁、刘延东、杨洁篪等参加。


  2019年11月,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讲话。


  2024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会见嘉宾代表并讲话。


现任领导成员和组织机构


第七届国际儒学联合会


会  长


孙春兰(中国)


理事长


福田康夫(日本)


  国际儒学联合会的组织机构由议决机构、常设机构组成。


  会员大会是本会最高议决机构,每五年召开一次,由会长主持。本会设会长一名,常务副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名。理事会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理事会与会员大会同期召开,由理事长主持。执行委员会是会员大会、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由会长、理事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副理事长和部分理事代表、秘书长、副秘书长、各委员会主任组成。


  根据章程规定,会长负责本会全面工作,为会员大会主席,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主持执行委员会会议。常务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理事长为理事会主席,主持理事会,可与会长共同主持执行委员会会议。


  本会设秘书处、学术委员会、出版委员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国际联络委员会、顾问联络委员会、儒学与企业管理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会员联络委员会等作为常设机构。秘书处是常设办事机构,各委员会是常设工作机构。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秘书长协助会长、常务副会长处理日常事务,主持秘书处工作,协调各委员会工作。现任秘书长为马箭飞。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各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本会设荣誉顾问、顾问,一般由对本会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和知名学者担任。荣誉顾问、顾问由会长、理事长提名,经执行委员会审议。


业务范围和文化品牌


  国际儒学联合会的业务范围为:开展儒学研究;开展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举办儒学相关会议、论坛、讲座等;开展儒学相关教育研修和传播普及;编纂出版儒学相关著作、期刊和资料;开展会员发展、联络和服务工作;收集、整理发布国际儒学和其他有关学术文化综合信息,编辑发送本会活动信息简报;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资格参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活动,开展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其他学术文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开拓其他有助于国际儒学发展的事业。


  国际儒学联合会已形成一系列文化品牌,主要有: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合文明论坛(已注册商标),《国际儒学》中英文会刊,国际儒联学者计划(包括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中国学硕士项目、博士论文资助出版),国际儒联之友,国际儒联讲堂,儒学大家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题研修班,普及工作座谈会,“大道知行”讲堂及图书等,还参与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阳明心学大会、考亭论坛、儒学前沿论坛、黄河文明论坛、张謇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


  国际儒学联合会持续拓展深化与国际组织、各国学术文化机构的合作。截至目前,与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以及故宫博物院、凤凰卫视等2家文化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设7家研究(研修)基地,包括国际儒联山东大学研究基地、曲阜研修基地、阳明研修基地、南孔研修基地、朱子研修基地、儒学与企业文化研修基地(南通)、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贵阳)。国际儒学联合会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东盟中心等重要国际组织,以及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法国、意大利、德国、埃及、摩洛哥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有关学术文化机构广泛开展友好交流合作。


  围绕“建设使命清晰、依法自治、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的国际组织”愿景,国际儒学联合会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多次获评中国“4A级社会组织”和“优秀社会组织”称号。2018年被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授予特别咨商地位。


  迈上新征程,国际儒学联合会将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做儒学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维护者、不同文明对话的践行者,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更新日期:2024年12月31日)



  • 邮箱: ica@ica.org.cn
  • 电话:010-58565275
  • 邮编:100045
  • 传真:010-58565277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6号写字楼A708

国际儒学联合会微信公众号

版权信息:Copyright © International Confucion Association 京ICP备05034436号-1

  • 邮箱: ica@ica.org.cn
  • 电话:010-58565275
  • 邮编:100045
  • 传真:010-58565277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6号写字楼A708

国际儒学联合会微信公众号

版权信息:Copyright © International Confucion Association 京ICP备05034436号-1